1945年,电脑的历史初探
在回顾人类科技发展的历史长河中,电脑的诞生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,当我们回望1945年这一特定的时间节点时,不禁会问:那时有电脑吗?
1945年正是计算机历史上的一个关键时期,在这一年,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(电子数值++计算机)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,ENIAC的问世,标志着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,为后来的计算机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。
ENIAC的诞生并非一蹴而就,早在1943年,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约翰·莫克利(John Mauchly)和约翰·普雷斯珀·埃克特(John Presper Eckert)就开始了这台电子计算机的设计工作,他们希望通过这台机器来解决军事上的计算问题,尤其是炮弹弹道的计算。
ENIAC采用了大量的电子管,总共约有18000个,占地约167平方米,耗电量为150千瓦,这台计算机的运算速度约为每秒5000次加法,这在当时是非常惊人的,尽管ENIAC的体积庞大、能耗巨大,但它为后来的计算机技术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。
从严格意义上讲,1945年的ENIAC并不能称之为我们现在所理解的“电脑”,它的功能非常单一,只能进行数值计算;它的操作和编程非常复杂,需要大量的人工干预,ENIAC更像是计算机发展的一个起点,而不是一个成熟的电脑。
在ENIAC之后的几十年里,计算机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,从大型机到小型机,再到个人电脑,计算机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,到了20世纪末,互联网的普及更是使得计算机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。
虽然1945年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电脑,但这一年却是计算机历史的起点,ENIAC的诞生为后来的计算机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,为人类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,我们享受着电脑带来的便利,不禁要感慨:1945年的电脑,已经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。
评论已关闭